服务项目service
曼联防线再崩盘,名宿直言体系之过,奥纳纳不应独担骂名
在英超第28轮的一场焦点战中,老特拉福德球场再次陷入沉寂,曼联以2-3的比分被中游球队布莱顿逆转,本赛季第四次在主场丢球超过三粒,终场哨响时,门将奥纳纳低头走向球员通道,社交媒体上迅速涌起对他的指责——一次扑救脱手导致对方补射破门,一次出击失误让对手头球锁定胜局,这场失利真的只是门将一人的责任吗?
“灾难性”防守:漏洞从何而来?
比赛的第34分钟,布莱顿前锋阿丁格拉在禁区外一脚看似威胁不大的远射,奥纳纳扑救后球脱手滑向门前,跟进的布莱顿球员轻松推空门得手,镜头立刻对准了奥纳纳懊恼捶地的画面,但慢镜头回放显示,在对方起脚前,曼联的两名后腰均未上前封堵,左后卫雷吉隆则被对手的穿插跑动带离防区,留给布莱顿球员的射门空间足以尝试更刁钻的角度。
名宿加里·内维尔在赛后评论中直言:“球迷的愤怒可以理解,但若只盯着门将的失误,便掩盖了防线整体的无序,曼联的防守体系像一栋漏风的房子,今天破的是窗户,明天可能是地基。”他举例指出,曼联本赛季因防守失误导致的失球已达12粒,位列联赛第二,其中仅有3次直接归因于门将个人失误。
战术迷思:高压逼抢为何总“漏气”?
主帅滕哈赫上任后强调高位防守与快速反抢,但这一体系对球员的协同性要求极高,本场比赛中,曼联的前场逼抢多次被布莱顿用简单的二过一传递破解,中后卫不得不直面对方冲击,第51分钟的第二个失球正是如此——布莱顿中场麦克阿利斯特在三人包夹中送出直塞,曼联造越位失败,中卫林德洛夫拖在最后,导致对手单刀破门。
前曼联队长罗伊·基恩在访谈中分析道:“高位防守需要全队同步,但曼联的中场与后卫线之间总有一条‘裂缝’,你可以批评奥纳纳的选位,但更重要的是,为什么对手总能轻易穿过中场?”数据显示,曼联本赛季场均被对手通过直塞球创造的机会高达4.2次,较上赛季上升了1.5次。
奥纳纳:替罪羊还是真问题?
去年夏天以5200万英镑加盟曼联时,奥纳纳被寄予厚望,他的出球能力被视为破解高位逼抢的关键,但本赛季其扑救成功率仅67%,在英超门将中排名倒数,另一项数据值得深思:奥纳纳场均面临4.8次禁区内射门,而联赛顶级门将如阿利松这一数字仅为2.9次。
曾效力曼联的传奇门将舒梅切尔为后辈辩护:“当对手在禁区前无人干扰地起脚,任何门将都会挣扎,曼联需要问的是,为什么总让对方在危险区域轻松起脚?”他提到,曼联的防守数据全面下滑——场均拦截次数下降12%,解围次数减少18%,这些并非门将一人能弥补。
更衣室暗流:伤病、轮换与信任危机
本赛季曼联遭遇了罕见的伤病潮,后防核心利桑德罗·马丁内斯因脚部手术长期缺阵,瓦拉内状态起伏,卢克·肖的反复受伤迫使球队多次调整防线组合,本场比赛,滕哈赫排出了赛季第9套不同的后卫组合,默契度不足直接体现在防守沟通失误上。
曼联更衣室内部对战术的争议从未停止,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跟队记者透露:“部分球员认为高位防守消耗过大,导致体能分配失衡,尤其在多线作战时。”这种质疑是否影响了场上的执行力?或许从曼联本赛季75分钟后丢球占比(41%)中可见一斑。
名宿集体发声:改革需从体系入手
费迪南德在节目中呼吁:“曼联的问题不是换一个门将就能解决的,从引援到训练,从战术到心态,需要一场革命。”他举例称,曼城在瓜迪奥拉执教初期也曾经历防线动荡,但通过体系打磨和人员适配最终建成冠军级防守。
斯科尔斯的观点更为尖锐:“如果总让门将成为焦点,说明其他环节已经失灵,奥纳纳需要改进,但曼联更需要的是构建一条懂得如何协作的防线。”
未来何去何从?
输给布莱顿后,曼联与欧冠区的分差拉大到11分,滕哈赫在发布会上承认“防守责任需全队共担”,但并未具体说明调整计划,随着赛季进入尾声,曼联若想重振旗鼓,或许需要一次从管理层到教练组、从战术板到更衣室的全面反思。
正如《曼彻斯特晚报》所评:“将矛头指向个人总是最容易的,但曼联的困境早已超越了个体,当风暴来临时,修补一艘漏船的每一块木板,远比指责舵手更有意义。”
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