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news
林良锋,范帅大胜止颓,何不试阵为阿莫林开路?
在刚刚结束的英超第28轮一场焦点战中,曼联坐镇老特拉福德球场以4比0的比分横扫来访的布伦特福德,终结了联赛三轮不胜的尴尬纪录,这场酣畅淋漓的胜利,无疑为近期身处舆论漩涡的主教练滕哈赫暂时赢得了喘息之机,在著名评论员林良锋看来,这场大胜固然可喜,但其背后折射出的战术僵化与未来规划缺失,更值得管理层警醒,一场胜利或能“止颓”,但若不能借此契机“试阵”为潜在的继任者(如盛传的葡萄牙体育主帅阿莫林)铺路,曼联的重建之路仍将布满荆棘。
大胜背后,战术红利与隐忧并存
本场比赛,曼联一改往日的沉闷,从开场便展现出罕见的进攻活力,拉什福德梅开二度,B费尔南德斯与加纳乔各入一球,进攻端多点开花,中场麦克托米奈的回归提供了宝贵的硬度与后插上威胁,而卡塞米罗坐镇的后防线也难得地完成零封,从场面到结果,这都是一场符合“红魔”传统的胜利。
滕哈赫排出的4-2-3-1阵型在本场发挥了预期效果,针对布伦特福德高位防线的弱点,曼联坚决利用拉什福德与加纳乔的速度进行纵深打击,两个边路的轮番冲击彻底撕开了对手的防守体系,B费尔南德斯获得了更大的前场自由权,其与锋线球员之间的小范围配合也显得更加默契,可以说,滕哈赫的战术部署完全击中了对手的命门。
林良锋在专栏中指出,这场大胜的含金量需要冷静评估,对手布伦特福德近期状态低迷,且阵容不整,其防守强度并非英超顶级水准,曼联所展现的“压制力”,在面对曼城、阿森纳等真正的争冠球队时能否复刻,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,球队所依赖的进攻发起模式依然相对单一,过度依赖个人能力与反击速度,在阵地战攻坚中办法不多的老问题,并未因一场大胜而得到根本解决,一旦核心球员状态起伏或遭遇针对性防守,进攻体系很容易再次陷入停滞。
“止颓”易,“开路”难:为何必须大胆试阵?
一场大胜,暂时缓解了滕哈赫的下课危机,也让更衣室的紧张气氛得以缓和,但这恰恰是林良锋所担忧的:“一场胜利,有时会成为麻醉剂,让人忽视肌体深处的顽疾。”他认为,在联赛争冠基本无望、确保欧冠资格压力稍减的背景下,曼联管理层与教练组不应满足于“止颓”,而应有更大的战略魄力,将赛季剩余的比赛视为宝贵的“试验田”。
所谓的“试阵”,包含多重维度,其一,是战术打法的多元化探索,滕哈赫的战术体系在过去两个赛季已逐渐被对手摸透,缺乏有效的B计划是球队战绩不稳的关键,应大胆尝试三中卫、双前锋等不同阵型,给予梅努、戈尔等年轻球员更多信任,甚至激活一些边缘球员,考察他们在新体系下的适配性,这不仅能为现有阵容挖掘更多潜力,也能为未来储备多套战术方案。
其二,是为核心球员寻找合适的轮换与替代方案,年过三十的卡塞米罗状态下滑已是不争事实,谁能成为他的长期接班人?锋线上除了拉什福德,是否还有其他稳定的得分点?这些问题的答案,不可能在紧张的争四节奏中得出,却可以在压力相对较小的“试验期”进行验证。
为“阿莫林”们开路,展现管理层长远视野
林良锋将“试阵”与“阿莫林”联系起来,颇具深意,鲁本·阿莫林作为葡萄牙体育的少帅,以其激进的3-4-3阵型和对年轻球员的大胆使用闻名欧洲足坛,他被广泛认为是接替滕哈赫的潜在人选之一,任何新帅上任,都面临着战术理念与现有阵容的融合问题。
如果曼联在赛季末段依然固守一套僵化的打法,且阵容结构存在明显缺陷,那么无论阿莫林还是其他新帅接手,都将面临巨大的改造难度和阵痛期,反之,如果俱乐部能利用现有时间,主动进行战术试错和人员考察,哪怕付出一些成绩上的代价,也能为未来新帅提供极其宝贵的数据支持和阵容参考,尝试三后卫体系,就能直观地评估现有球员是否适合阿莫林的战术偏好;给予青训球员机会,则能判断球队的年轻化进程该如何推进。
这不仅是对未来负责,也是对现任主帅滕哈赫的一种保护性“考核”,如果他能展现出灵活的执教手腕和开发阵容潜力的能力,其留任的说服力将更强;如果他无法适应这种动态调整,那么俱乐部选择做出改变也将更有依据。
老特拉福德的这个下午,掌声与欢呼属于进球功臣,也属于暂时稳住帅位的滕哈赫,但对于志在重回巅峰的曼联而言,短暂的喜悦之后,更需要的是冷静的思考与果断的行动,一场4比0的大胜,是结束颓势的句点,却更应成为开启新时代的冒号,大胆试阵,勇于革新,不仅是为了眼前的战绩,更是为了给未来,无论是滕哈赫还是可能到来的“阿莫林”们,铺就一条更为平坦开阔的重建之路,曼联的复兴,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两场救赎式的胜利,更需要的是一种贯穿始终的战略定力与未雨绸缪的智慧。